官家_第1337章 民主与集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7章 民主与集中 (第2/5页)

和刘伟鸿对着干。

    刘伟鸿很明白,民主和集中都是相对的,绝对的民主和绝对的集中,都会走向极端,有百害而无一利。现阶段,他到任未久,要想迅速扭转宁阳区的局面,搞出个名堂来,就必须实行一定的“集权管理”。等各项工作逐渐铺开,走上了正规,再一步步放权。

    刘伟鸿的放权,是真的放,不是说着好听的。以前主政浩阳之时,他下放权力幅度之大,至今仍为浩阳市的干部们津津乐道。

    不过眼下,暂时还不合适放权。

    “同志们,今天要讨论的议题,是有关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和农副产品供销的问题。咱们一个一个来,先谈农副产品供销。向耘,你们供销公司正式成立也有一段时间了,架子都搭起来了吧?应该怎么把全区的农副产品供销搞起来,你那里,是不是已经有个基本的方案了,谈谈吧!”

    小范围的会议,刘伟鸿的开场白从来都非常简短,一两句话,随即切入正题。

    今天要讨论的三个议题,无不是关系到全区民生的根本大事,集中在一起讨论,时间方面,肯定短不了,所以刘伟鸿一开口,就给大家打预防针。而且一般的书记办公会议,都是早上九点十点或者下午两三点召开,今天却是八点半就开始了。可见刘伟鸿是真的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个上午不够,就讨论一天,一天不够,明天继续。

    通常来说,书记办公会议要讨论的议题,相关部门早就准备好了书面材料,经书记审定之后,发放给与会人员作为参考。但农副产品供销这个议题,却没有事先打印资料。倒不是向耘故意怠慢区里的领导,关键是时间太紧了。他从督察局调到宁阳区,还不到半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公司的组建,还要拿出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