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先生(中) (第2/5页)
在的郭宁,却凭借武力压服了乡豪,并与地方官员形成妥协,由此得到了粮饷来源。
某种程度上,两千五百名将士的忠诚,一部分对着郭宁,还有一部分,是对着每月的军饷,对着叮当作响的钱财、白花花的米。而后者的比重,恐怕比前者要多得多。
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不是一日之功。
郭宁生在军营里,长在厮杀场,基本的道理都明白。只要他愿意,该有的手段一样不缺。对将士,他有实际利益的给予,有严肃军纪的管控,也有亲若兄弟、解衣推食的笼络手段。
这样纠合起的部队,足以威慑四邻,但满足不了郭宁的要求。
能满足要求的人,从哪里来?此时此世,这样的人只能自己慢慢的培养。
所以郭宁一旦聚集人手,立刻就提出,自家亲卫乏人,要求各家溃兵首领推荐可堪厮杀、头脑灵活的少年人来帐下听用。
当时骆和尚和李霆等人,都以为这是索取人质的手段。
其实不止于此。
郭宁需要的,不是一批普通的亲卫,也不止是一批亲卫。
他需要真正忠诚于自己的可靠之人,需要能够在危难时刻支撑起全军的刚强骨干,需要能够始终和他同一步调、踏上漫长征途的伙伴。
所以郭宁每天都觉得时间太紧,他恨不得把自己所知所想都灌进少年们的脑子里,让他们立刻成长起来。
但花了些工夫熟悉各人以后,郭宁也认识到,少年们都是敢于赴死的战士,可他们的基础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