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3 (第3/4页)
不可能自砸招牌,承认是他们授意剽窃沈峭寒的灵感。 资本博弈之下,剧组那位编曲选择了拿钱背锅,虚构自己是“第五位竞标作曲人”,窃取了竞争对手的demo,又在网络找到沈峭寒的哼唱视频,花钱摆平了原博主,抄袭了那段旋律,而电影剧组对此毫不知情。 这位编曲自然遭到了大量网友的鄙夷和谩骂,但他本人却依旧潇洒,换了个艺名,继续在剧组里做配乐——不追究此次授意抄袭的法律责任,就是沈、薛两家最后达成的妥协。 陶筱从沈峭寒那里听说这个结果的时候,十分不服气。 “就这样?”他诧异问道,“他们这次抄你,是撞到沈家这块儿铁板才会被按头道歉。谈判谈出来,不追究法律责任,那下次他们抄一个没后台的,对方不是得吃哑巴亏?如果那段哼唱视频不是你,是随便一个小作曲人的灵感,那他是不是就只能自认倒霉?” 沈峭寒哼笑一声:“是啊。之前另有一位作曲人试图维权,不是拿薛家毫无办法?别说官方渠道,就连想利用大众舆论,路都被堵死了。 “只有背后的资本力量足够大,或者本身的号召力足够强,创作者才有话语权。这就是现在搞创作的人们面临的环境,在华夏,尤其明显。” 听他这样说,陶筱托着下巴扯了扯嘴角:“还以为你们这些会创作的人都是,嗯,高层次的,骄傲的,不屑于抄别人的。现在我才知道,你们这圈子里也是一地鸡毛蒜皮。” 沈峭寒抬手在他头顶揉了一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以前靠拳头定输赢,现在靠资本定输赢。说白了,弱rou强食的法则从来没有变过。” 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