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148节 (第3/7页)
,下意识问道。 “船上遇到的一位老大哥”秦慕歌抱着冲到她怀里的安安轻笑,“你们怎么过来了?在码头上等多久了?” “也没等多久。”另一边,钱有福也在问钱长鑫,叔侄俩几年没见,钱有福上来先给了他三叔一个熊抱,等抱完了,叔侄俩才到一边说话。 话题主要围绕在李氏几个长辈及钱长鑫三个孩子身上,“阿义(钱有福堂弟钱有义,钱长鑫儿子)这几年都在做什么?” “在族学里教书呢,你也知道,那孩子天资一般,有你托人送回来那些资料,才好不容易中了秀才,也不想再往上考了,你爷就让他去族学里给孩子们上课去了。” 钱有福点头,以阿义的性子教书育人也不错。“听说镇上多了几个书院?” 钱长鑫点头,“你念书时候私塾的小袁夫子你还记得吧?有一家是他回来开的。还有一家就是之前杨秀才开的那个私塾,你们都中了进士后,咱们青山镇名声传出去了,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袁秀才、杨秀才就又找了一些人,各自办了个小书院。” 延用的还是跟钱有福他们那时候差不多的教学模式。不过现在官府重视,每年都会定期邀请县学、府学的教喻、教授们过来讲学。 他们本地书院私塾之间比拼的氛围也很好,所以他们镇的整体教学水平很不错,“就连咱们族学现在学生都不少呢。”这两年每年都有人捧着银子过来想要进他们族学附学。 第245章 “哦?”钱有福挑眉, “族学里孩子们学的不错?”可是就钱有福所知,好像真正考出来的并没有几个吧? 族学是钱有福中进士那一年正式办的,算算到现在也有十年了, 举人、进士且不说,按理童生, 秀才总该培养出来几个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