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财源 (第3/4页)
放,灶炉里的火烧的不旺,还冒出股股黑烟。 带着疑惑的心思,刘博源招来正在收拾碗筷的小女孩,轻声问道:“小姑娘,你这灶炉里所烧的是什么东西?” 小姑娘一脸纳闷地看着桌前的刘博源,纯真的眼眸带着些许的不解,现在整个威武堡大部分家中都用这煤炭做饭取暖,还能有不认识。 尽管带着不解,小姑娘还是开口解释道:“大哥哥,这是煤炭呀,城北十里外的吴家涧都是这些,我爹都是去那里挖的,一筐煤炭能用好几天呢。” 刘博源听完小姑娘的话,顿时大喜过望,正发愁没有财源收入,结果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刘博源之所以会如此欣喜,是因为前世的时候,他家乡下就有一座小型煤矿,小时候经常偷偷跑去矿上挖点煤炭,然后大人们把煤炭加工做成蜂窝煤。 刚挖出来的原煤,不仅燃烧率低下,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严重污染环境。 与之相比经过加工的蜂窝煤,不仅燃烧效果好,火力猛,燃烧时间长,无烟无味,是一种高效的清洁型能源。 而现在可是处在明末时期,蜂窝煤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如果自己把蜂窝煤搞出来,再加上把煤炉子做出来,卖给威武堡的百姓,再或者是整个延绥镇,甚至是整个大明,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源收入。 有了切实的想法,刘博源说做就做,迅速吃完面食,和摊主一番沟通,多付了几枚铜钱,连煤块和箩筐全都带走了,至于罗氏交代买的rou食和米面,早已被他抛之脑后了。 刘博源急匆匆的回到家,在院中一块空地,把箩筐里的煤块倒在地上,找了一个小锄头,蹲在地上,把煤块全都一一敲碎成小碎块,再慢慢碾成小颗粒。 屋内织布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