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第1/3页)
她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年幼时曾经见过这种发霉的陈米,那年边关百姓刚被异族洗劫一空,新米尽皆掠走,只剩下藏在山洞里的陈米,数量也不算太多。 有的陈米变了颜色,如石榴般鲜艳,邻居家的秀才明知不妥却舍不得扔,用水仔细淘洗数次,熬成粥自己先尝了尝,没甚大碍后,给家中老人服食,岂料那对老夫妻当晚肚腹如绞,一命呜呼。 秀才是远近闻名的孝子,爹娘死后,他大受打击,不明白为什么死的不是自己。 他每日扯着嗓子哭嚎,状若疯癫,有一天夜里突然跳了崖。 自那以后,桑宁再也没听过令她心惊rou跳的哭声,但她怕极了这种陈米,等年岁渐长,她跟随边关当地的农官学了些辨识方法,查验米粮是否脱糠、攥握后是否成团便是其中最简单易行的。 宁儿,米能有什么问题?莫不是你多心了。桑宁方才的威胁让樊留光憋了一肚子火,幸而绿绮手脚麻利,早就派人按着她的吩咐行事,否则哪有这种热闹看? 桑宁弯下腰,从散落在地的米粮中抓起一把,她摊开手掌,露出色泽鲜艳的米粒,捧到嬷嬷眼前。 嬷嬷您瞧,正常的新米怎会呈现出此种颜色? 樊留光掀起唇角,似是在嘲笑桑宁没见过世面,宁儿,玉田产的京米颗粒细长,颜色如碧玉一般,名曰碧梗;丰南有米色如胭脂,气香微红,也被称为御田胭脂米。 樊留光停顿片刻,继续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些品类宁儿或许没见过,才会有此疑虑。 桑宁恨不得一把将这些霉米扔到樊留光脸上,她忍不住骂道:樊姑娘,我是没见过世面,可我知道,庵堂采买米粮的银两充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