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 (第2/4页)
,垂首啜泣不止。便生疑,欲问之,则入内室。” “白衣少年者,曰恩秋,吾远亲也。本居太郡,今携其母尸骨归。” 再问,不肯尽言。 自此愈疑,更生一缕痴念。逾旬日,萧文偶过西街,至一当铺,又遇恩秋愁容满面,长叹而出。萧文迎上前去,躬身作揖,自云为邻生好友。闻言,恩秋忙告罪,曰:“原是萧兄,昔时因事避入内室,尚未与兄见礼,但望见谅。” “无妨。”愈喜,萧文百般殷勤,问曰:“只不知……贤弟为何事愁苦?” 恩秋初觉为难,见其相貌不俗,举止从容,方启齿答道:“吾欲圆亡母遗愿,赎一珍珠衫。然较约期之日,已过月半,道其早入库房。故不可得,便沮丧归。” 萧文闻之,怜其纯孝,曰:“若为此事,吾可助之。”遂与之同入铺中,伙计一见,忙进内堂唤掌柜。未几,掌柜快步来,状甚恭顺。其欲寻账簿出,则萧文连连摆手,笑曰:“吾虽至此,不问铺中事,只为一珍珠衫来。” “诺。”掌柜命伙计入库房,不多时,捧珍珠衫出。更亲自拾掇妥当,方送至二人面前。则萧文递与恩秋,曰:“此乃吾家中铺子,既是贤弟有求,莫道一珍珠衫,纵奇宝异珍,自当寻来。” 时恩秋站立一旁,口不能言,感激涕零也。随萧文出,良久,方泣曰:“今受兄大恩,不知,不知以何酬谢……” 言未毕,萧文愈看愈怜,低声道:“区区小事,不足道也。”便送其归,温言细语,为劝慰尔。 自此往来甚密,萧文方知其幼时父死,寡母cao劳终日,执掌家事,苦守偌大家业。俟恩秋十八,其母得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