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 (第1/4页)
、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和尚见此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易暴浪为安流”,减杀水势,永镇风涛。 正说着,游船已经靠近了大佛脚下。船长让船平稳静止在,流动的江水中间,以方便游人瞻仰大佛。詹叔问导游,为什么不让大家上岸到大佛脚下,好上香祈福。导游笑着告诉詹叔。,弥勒佛为未来佛,没有经过开光,这样的佛,是不能乱拜的。听导游这样说,李小默往岸上大佛脚下看去,经过的游人只是停留合影,并没有人上前上香跪拜。果如其言,就提醒詹叔。李小默告诉詹叔,他很赞同导游选取的方案,停留在江面上的游船,此刻变成了位置绝佳的观景平台。一方面避开了岸上人潮涌动的游客,另一方面,可以完整的瞻仰大佛的全景。詹叔仔细观察了一下,也觉得这个选择不错。 大佛有七十多米高,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势肃穆。导游告诉大家,以前大佛修建的时候,建有阁楼保护。因为大佛的材质是红砂岩,质地松软,并不像花岗岩结实。但是后来,年久失修,木质阁楼在岁月中消失。然而大佛虽然历经风雨侵蚀,人为破坏,却依然保持着,优美的形态。导游解释给大家,这是因为乐山大佛有非常良好的排水系统,古人建造工程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让人敬佩。 李小默告诉詹叔,自己以前听说,大佛所在的山,形似一尊巨型睡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但是任凭两个人怎么看,也找不不出传说的轮廓。于是就把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