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0 (第3/4页)
放他们一条命。但若以国***他们免不了一个抄家身死的下场。” 刘桐颔首,看向泰昌帝道:“皇兄想以哪个论?” “你觉得呢?”泰昌帝又将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了刘桐。 刘桐无奈道:“臣弟自然是以皇兄的意思为先。” 泰昌帝看了他一会儿,方才沉声道:“小九,这话你答错了。” 刘桐惊讶地看向他。 “我既把你留在刑部主事,给你大开方便之门,让你能断案清晰,使案情明朗,自然希望你能将‘国法’二字,刻在心上。” 泰昌帝缓缓站起,对刘桐、对自己的称谓倏忽一变。 “荣郡王,朕给予你如此信任,你又如何能回朕,‘以皇兄意思为先’这句话?” 刘桐顿时起身,撩袍道:“臣弟知错。” 泰昌帝面上笑容一闪而逝,走近将他扶起:“国之法度,不可废弛。刑部,是所有国法最集中的体现之地。你身为刑部主事,小九,不要让我失望。” 刘桐低首道:“臣弟明白。” “走吧,宫宴要开始了。慎郡王策划的好戏,也要上演了。” 泰昌帝走在前,刘桐紧随其后,心里惊涛骇浪翻滚不停。 皇兄对的研读从未停止过,曾经他还援引,当朝廷辩,势要将兖州齐、鲁两家秉公处置,为此还曾与臣子们发生激烈的唇枪舌战。 国法二字,于普通百姓而言,那就是天大的事。 但对于皇族子弟,权贵朝臣来说,其实只要得到皇帝的心意,哪怕是犯了国法,皇帝金口玉言一开,也大可以将所犯之事圆过去。 用常润之的话来说就是,有一定法治,但更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