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秦_分卷阅读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 (第2/4页)

扶苏打招呼。

    听说他们想要在云阳县建个学宫,都有些好奇:“学宫是什么?读书的地方吗?”

    “对,读书的地方。”扶苏道,“学宫建成了,会请许多饱学之士来讲学,也会请人给孩子们开蒙。小孩子六七岁的时候就可以识字断文,再长大些,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天赋和需要选择自己往后想学的东西。只需三五年,我们县里的孩子就把字认全,掌握一些基本的算术。”

    蒙毅在旁听着扶苏耐心地给人解释,心里也因为扶苏的话起了不小的涟漪。

    以前只有贵族能够识字断文,学问垄断在士大夫以上的阶级手里,底下的人从来不会去肖想读书这件事,在他们看来,能识得几个常用字、学会算几个数,已经是顶有学问的人了。

    到后来周王朝分崩离析,各地涌现不少“家学”,不少寒门子弟也对读书有了念想。

    只是想归想,现实却绝不允许人人都跑去读书,比如你一个种田的,跑去学别人读诗书算什么事?

    人人都想着读书出人头地,谁去种地,谁去打仗,谁去干那些苦活儿?

    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农户的孩子学种田,铁匠的孩子学打铁,士大夫的孩子学诗书。

    大秦倒是有些不一样,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都奉行军功封爵之制,不管出身如何,只要能拿到军功,就有土地、有爵位,能够从平民晋身为贵族。

    而贵族后代如果不思进取、不自立自强,也无法继承父辈的爵位。

    正因为大秦以军功封爵,大秦才人人皆勇士、举国皆精锐,在疆场上无往不利,横扫各国!

    相比对军功的重视,大秦对读书人的培养可谓少之又少,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