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 (第2/4页)
直不热情也不冷淡,就像是对待一名普通的学生。 这对沈蔷来说就够了。特别是在知道其他四名旁听生的情况,猜测到那位王老师可能是不得不接收她,不知道她的真实水平,冒着六班的各科平均分会被她再次拉低的风险,能够在她面前保持平静,不露出丝毫不快,至少沈蔷对这位王老师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沈蔷本身就是个学霸,又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大学新生,现在坐在九六年的高三教室里,听着这个年代的老师讲课,不由得再一次感叹――这时候的高考试题对学生简直太友好了,哪里像她所在的后世,怎么刁钻古怪怎么来,高三学子要和出题专家斗智斗勇,一山还有一山高。 进学校不到一个月,随着高一高二的学生回归校园,沈蔷迎来了高三年级段的第一次模拟考。因着是初来乍到,她做题时刻意压制了一些,并不敢太过放开。饶是如此,等两天后考试成绩出来,依然不可避免地惊掉了一地眼球。 六班的班主任王老师走路都是飘着,开始听到他们班有个学生冲进了段里前一百,甚至排位还不算低,他第一反应是弄错了,反复确认了好几遍,又将沈蔷所有科目的卷子看了一遍,才知道他一时好心,可能捡回来了一个大惊喜。 全段第三十六位,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成绩出自一名旁听生,别说在家自学高中课程三年,整个高三年级段六个班近三百名学生,天天在学校接受老师教导,日日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绝大多数也考不出这个成绩。 那名被一班接收的旁听生,摸底测试说是有尖子班水准,实则真要拿去一班二班来个成绩大排行,也就是个勉强吊车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