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8章 (第3/3页)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大米有没有?有。老百姓手里还剩下大米没有?没有!老人只能看着满眼的水稻,然后捡拾橡子充饥。” “一年耕作收获的只够吃几个月,就算刚收完粮,农民也只能将簸出来的糠麸或秕稗作为食物,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 “我们拼死拼命的收复山河,也没看见百姓能过上什么好日子!” “哦……不对,江南一代的乡绅,吃的满肚肥肠之后,那几个比较富庶的产米区,当地农民倒是会稍微好一些,但是也只限于温饱,一年到头,收入八成要用在吃饭上,修缮房子、增加农具、增加产量的余钱是一点没有的。”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林珏在一旁沉默不语。 他看过史书。 历朝历代,乡野农夫,都是最底层。 甚至一直到新世界前,哪怕是江南产粮区,农民的私有农具仅仅停留在最简陋的镰刀锄头,其余稍微复杂一点的农具都是需要互相借用或者帮忙的,所以会出现一个犁几个人共有、一个水车多家共有的情况。 因为没有多余的日粮换钱,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置办。 林珏无奈的叹了日气。 他扭头看了一眼远处,西沉的太阳。 太阳在两座远山中间。 赤红的,圆圆的,像一个落下的冒油的咸蛋黄。 赤红的光,落在田埂上,像是把田埂点燃了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