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1057【太子爷体察民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57【太子爷体察民情】 (第4/6页)

连忙下拜:“哎哟,殿下折煞草民了。借殿下吉言,犬子若能金榜题名,必定做那忠君报国的好官。”

    赵匡桓又招来数人询问,发现旅顺这边欣欣向荣。

    主要还是明末辽东打烂了,地广人稀,又减免田赋多年,农民全靠种地都能过好日子。至于城里,特别是码头,有很多进城的农家子,只因城市和码头赚钱快,比土里刨食更有劲头。

    也问了两个商家,都说官吏并未盘剥,每年按规矩缴纳铺税。

    继续往北,路过一个村落。

    赵匡桓先是叫来个老农,问道:“老人家,你祖籍哪里啊?”

    老农回答说:“草民是从南边来的,朝鲜族。不过草民的老家,听说也划进辽宁了,前些年万岁爷打下来的。”

    “那你汉话说得很利索。”赵匡桓道。

    老农说道:“草民年轻的时候,被鞑子抓来辽东种地。天天都挨鞭子,不是人过的日子。后来,又跟着鞑子去河北,还是给鞑子种地。回到辽东,总算被朝廷救了,还讨到老婆分了地。草民这条命,都是万岁爷给的。”

    “村里的朝鲜族很多?”赵匡桓问道。

    老农伸出一个巴掌:“老家在朝鲜的就五个。还有十二个辽东本地人,三个江苏的,两个安徽的,两个江西的,一个浙江的。早前村子里就我们这些,那会儿到处都是荒地,全是我们这些人开垦出来的。后来又迁了十多户进村,村长也是那阵来的。村长是跛了脚的大同军,带着全村父老挖水渠,这水渠挖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