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节 (第1/6页)
有电的地方用电机,没有电的地方就配备一个12马力的柴油机,水泵,当然不是一口井一台柴油机,按照面积,井的数量来分配,实在是不行配备手动的压水设备。 到了指定位置,乡里面的,村里面干部也来了,机器轰隆隆的作响,旋挖钻头飞快运行,十分钟就看到有泥浆了,后面一次提起来,水到处流淌。 村里面看热闹的瞪大眼睛,不敢置信,要知道人工打井危险不说,还慢。 “这一袋烟的功夫,就好了?” “可不是咋的,这叫机器。” “啧啧,明年不怕天旱了。” “可不是咋地,后面还要发水泵。” “没有水泵,只要有井,都没问题,力气用不完的。” “也是,今年要是给庄稼多浇水一次就好了。” “可不是咋地。” 大家议论纷纷,在村民看来,没有水泵,人也是可以的,反正这个时候是挑水。 半个小时就一口井,队长带着人下水泥管,十几根一米多长的水泥管放下,队长趴在井口,看着里面的水,别提多高兴了,只要有水,哪怕没有机器,这大一片地,也是有收成的。 打井的速度很快,一上午就把一个村子打完了,半个小时一口井,前面打井,后面放管子,中午村子里面准备了白面馒头,鸡蛋,炖的鸡。 吃完饭,打井队就去隔壁村子了,几台四不像轮流去县里面拉材料,就是水泥管。 队长则带着人,给这些水井修个小房子,然后还要上锁,这可是村子的命根子,谁要是使坏,村里人非剁了他。 打井队伍每天都在增加着,队伍的数量取决于摩托车厂这边出产的打井设备。 相比中原这边打井,有山的地方打井就要慢很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