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6 (第2/4页)
机平稳的抵达北京。我准备问戚飞是坐大巴和地铁哪个更方便的时候,戚飞拉着我上了一辆出租车:“都啥时候了,哪里还管得了方便不方便的了。直接去301医院。正事要紧。” 车一启动,司机便cao着一口京片子开始和我们俩神谝:“从西安来的吧?” “你怎么知道我们从西安来的?”戚飞问。 “嗬,您这一开口,我就听出来了。” “至于吗?我这么标准的普通话,你一下就听得出来,你还真是厉害。” “我这一个月少说也得拉十几回您这样的,都是从西安过来的,说话都一个味儿。保准差不了,要是差一丁点儿,我这趟活白拉您了。”司机自信满满的继续说:“不是说你们外地的说的普通话不好,我觉着也挺不错的。可要是在咱北京您要是敢说那是普通话,我觉着还是差那么点。西安话听着就是有那么一股儿硬味,就跟那黄土高坡似的啊,带着点土腥味。” “西安话怎么了?土怎么了?这要是在唐朝,我说的这就是普通话,这就是国语。那时候北京还不知道在哪个荒郊野外的等着烧成砖呢。”戚飞听到司机说他说话带着土腥味,严重的心里不服气。 “您消消气。我呀,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您那西安话说的就挺好的,犯不着非得说普通话,带着点味儿那才正宗呢。就拿我自各来说吧,我就只说咱北京话,说着顺嘴,接地气儿,干嘛非得说普通话啊。您说是吧?要是都说了普通话,没了方言,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不就丢了嘛。咱别的不说嘿,就说您那西安话里头那‘怂’,搁别的地儿,那就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