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0章 (第3/3页)
而便宜了他,只要稍加改制,便能作为楚王宫使用。 只是楚霁也言明,不必太过奢华,合乎规制即可。卓询之这下倒是没有反对,他有预感,楚霁不会在这沧州的楚王宫里久留,终归是要到盛京去的,现下也不必太过铺张。 百官的任命名单杨佑也正在筹备罗列着。 这其中的复杂之处,便是楚霁要改原本的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最高长官分别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同为宰相,分管起草、审议和执行君王的诏令,现有的秘书处也并入三省之中,三省官员相互制约,也与皇权形成制约。 六部分为吏、户、礼、兵、刑、工,每部辖四司,共分为二十四司。 按照楚霁的意思,再将大小官员分为九品,每品又有正从之分,一改大雍以俸禄评定官职的旧俗。 一品文官为虚衔,再往下的尚书令为正二品,为百官之首,楚霁有意让杨佑领受此职。 一品武官只设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元帅人选,楚霁不做他想,唯有自家现在还远在南奚的秦小将军。 其余的文武官职各有品级,亦设立公侯伯子男各级爵位,但爵位只得降级承袭,直至最后收回。也就是说,男爵不可承袭,公爵在第五代时也要被收回。除此以为,无论是何爵位,均不享食邑封地,只是虚爵而已,如此也能大大地减少土地兼并和独占一方的情况。 杨佑听到此也不由得一愣:“主公的两位哥哥和秦将军也是如此吗?” 楚霁点点头,楚家众人和秦纵也不例外。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他们是楚霁最亲近的人,必须要以身作则。两位哥哥楚霁会予以公爵,同样是承袭四代,子孙后代若是再想封爵荫荣,便也只能自己建功立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