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_第657章 只能委屈老师的家眷,搬出皇宫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7章 只能委屈老师的家眷,搬出皇宫了 (第4/9页)

麻布的销量肯定会受很大影响,随即有些担忧,如此一来许多农家妇女会失去一份收入。

    在古代农业社会,“男耕女织”是标准的生活模式。宋朝虽然商业发达,但经济基础还是农业,所以“男司耕读,女司纺织,自是生理”,民妇民女除了捯饬农田,闲余时间就会在家织些麻布,不仅可以贴补家用,还可以抵扣赋税。如今棉布大行其道,麻布这种体验感差劲,却卖的贼贵的布料肯定就没了市场。

    王立冬道,“陛下,如今四海棉布商社一共有四处生产作坊,一共招了45000多名纺织工,九成九全是民妇民女,大多来自汴京和周围几路。”

    老皇帝惊讶道,“怎么招了这么多纺织工?”

    按着刚才齐衡的说法,一台纺织机一天的产量就有250斤左右。而四海商社今年棉花产量也就4万万斤左右,四家纺织作坊一分,每家作坊大概只需要3000名纺织工。

    王立冬道,“其中七八成都是些‘短工’,两三天才会上一次工,或者一天只能做半天工....”

    老皇帝询问,“那纺织工的月俸平均是多少?‘短工’一个月能拿到多少?”

    王立冬道,“我们实行的计件酬劳制度,多劳多得,如果能上满一个月,月俸平均有6贯,‘短工’的话,大多都是一两贯。”

    老皇帝欣慰点点头,转头对着梁大官道,“你们都退下。”

    梁大官躬身领命,没一会儿整个大殿就剩下老皇帝和王立冬两人。

    老皇帝道,“福康的事,你办的很好。想要什么奖赏?”

    王立冬拱手道,“福康公主和学生从小就认识,亲如兄妹,如今能帮到她,学生也很高兴。而且只是小事一桩,老师太见外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