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章 河图洛书 (第2/5页)
而救千人,杀千人而救苍生”的问题,私下琢磨为什么伏羲氏要这么问。 乔坤知道伯邑考面临死劫,自然想得更多。 在他看来,这个问题,真正的难点在于不知道伏羲三圣所说的“一人”是谁,“千人”又是谁。 如果这一人说的是伯邑考,那答案必须得是不行,行的话伯邑考就可以去死了,死他一个可以救千万人,不是很好吗? 但如果这一人是指纣王,那答案只能是可以。如果不可以,将来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去讨伐纣王岂不是错了? 他有心学一下双标,用些两难诡辩,诸如电车难题之类的反问三皇,但终究还是没有这么做。 在三圣面前玩这些小心思,小聪明,实在是找死。 他这边思索着,刚准备开口,却突然有一种感应,这个地方不能撒谎。 在此处撒谎,会有严重的后果,他不知道那后果是什么,但这后果他肯定无法接受。 于是他又把嘴闭上,不再言语。 伯邑考回答:“若能救天下苍生,牺牲千人当然也可。至于斩一人而救千人,那要看那一人与千人的价值了。” 伯邑考掌管西岐数年,自然懂得政治。政治便是妥协的艺术,妥协其实是一种权衡比较。 乔坤心说,这么回答,你可真不知道怎么死啊。估计三皇正在为救不救你而踟蹰,你告诉他们如果能救天下,千人都可牺牲,这岂不是找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