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张助理的困惑 (第4/5页)
实不错,那就是大跨度、大空间,给工艺设计提供了便利,倒三角承重梁挤占了一定空间,但问题不大,目前的机加工设备都能装进来。和在蓝市接触过的其他项目比,这样的建筑结构真的挺方便后续工艺设计的。 “张工,我计划,这里安排铸造、锻造、热处理,实现一些部件的成型,接下来就是精加工车间,进行车铣磨钻,最后是打包车间,剩余的做库房。外边平整场地的地方将来上电炉,作为我们所需的各种特种刚才的生产基地,您看怎么样?” “还行吧,你有图纸吗?”张兵心里已经认可这个车间。看了看整个场地,在这里,陈立东所说的标准化车间还可以再建十几座,如果不考虑照明,还可以建设更大尺寸的。张兵注意到陈立东提到的“标准化车间”这个概念,标准化车间一般是指车间管理的标准化,很少用到建筑施工,张兵对这个概念也很有兴趣。 再回到办公室,坐在半仙桌旁,项目经理拿来了图纸,有平面图,还有立面、剖面图,不过都是手工绘制,县建还没有使用CAD。 接下来,张兵就和陈立东商量铸造车间,锻造车间、车削车间、热处理车间、包装车间和库房怎么设置,准备采购安装那些设备,怎么布置各种吊装、传送设备。这个时候就是张兵说,陈立东听了。 基本上就是张兵说咋样,陈立东就点头答应,然后张兵就把一些关键的东西记在笔记本上。 不过,对于准备采购的设备,哥俩出现了争议。 “张哥,你列的这些设备行吗?都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啊,我们不能买进口的吗?基本是普通机床,没几台数控的啊?哥,对采购的设备,我就提一条,那就是高大上,高就是高端,有数控就用数控,必须是国际一流水准的设备;大就是大气,有加工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