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陈树俭的怒火 (第2/6页)
南陈村中间隔着一个南田村(就是李利鑫的村),却属于丰蓝县,压坏的路是一条水泥路,去年南陈村修路的时候,也一起修的,但是两条路的标准不一样。南陈村和南田村的路,都是一个标准,强夯了路基,下边是三七灰土,上边混凝土中加了钢筋,增加拉伸力,承重20吨货车是没问题的。而小孙庄和前两个村不是一个县,也没相互商量,这段路就图省事了,是在老路基上铲平,直接打的混凝土,缺了基础层,混凝土只有20厘米厚,还没加钢筋。再加上开春这个节气,路基一冻一化,利民厂的重车压上去几趟,直接就让这条路报废了:500来米长的路面,好几段水泥板被压裂了,有的地方压碎了,泥浆都翻了上来。 陈树俭说也说不过,看着压翻的路面,觉得有些理亏。但嘴上不能怂,对着那位村长说:“我们村的路怎么就压不坏?说明你们村这路修的有毛病。车我找人开回去,打人的那几个,你们要交出来,否则,咱们就经公。”经公,就是报告政府的意思。 那时候民间有些事情,都是私下里解决,族老或者村长就担任了法官的角色,报告政府就是要把事情搞大的意思。 对面村长也不吃这一套:“经公就经公,这车我们村先扣下,不修好路别想开走,以后这路你们也别走了。”说完,甩手就走。 打了人还扣车,这有点不讲理啊。陈树俭就追上去拉对方村长的肩膀,动作幅度有点大,被旁边人误解为开打,于是双方又打了一场。场面很热闹,连拉带拽,两个村的人一边嘴上喊“别动手、咱讲道理”,一边底下用黑手,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