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煎熬的产能问题 (第2/6页)
供应钢坯100吨,提高到10倍才好。 问题在哪呢?不是熔炉不给力,是配套设施不到位。 首先,运输能力不行。那台四不像载重5吨,当然超载一些也行,不过为了安全,陈立东基本上是运走5吨废钢,运回3吨钢坯。怎么提升运输能力呢?一是提高车辆载重,弄个50吨的!呵呵,想多了。就怕他家门口路面架不住。陈立东估计这村口的路通行10吨没问题,超20就费劲。而且,这个年代,50吨重卡还没造出来呢。二是增加运输车辆,多加几台车。这种四不像,李立鑫的厂里还有,但是人家自己电炉还没停,也需要用车运炉料,借给他这台车已经不错了。怎么办呢?雇车!从社会上找,来回一次多少钱,钱给够有的是人来。 其次,装卸能力不行。李利鑫的厂子里有天车,带电磁盘的,起吊一吨多,装卸一车几分钟的事。而陈立东家,就一处院落,也安装天车?院子不过100多平米,天车行不开啊。 怎么办呢?陈立东琢磨了半宿,最后脑洞大开,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扩建垃圾回收站。怎么扩呢?租赁农田当场地!前边说了,陈立东家新房位于村东头,周边没人家,那就把周围空地租赁下来。这年头,华夏还没有制定基本农田保护法,占用农田,跟村里说好,给一定经济补偿就行。 最后,程序尚未合规。这两天,陈立东的父亲在打工,母亲做家务,还不知道陈立东开了个厂子,搞废钢回收。接下来,生产活动要扩大,几台十几台车来回出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