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7 (第1/4页)
二婶这一身更火爆,头上的扎花比奶奶的多一倍,也是典型的红配绿组合,但是还披了个斗篷。说是斗篷,二端看着怎么觉得二婶是把门帘给扯下来当斗篷了呢? 二婶居然还在额头上点了个红点,看见mama给奶奶抹红脸蛋儿,也凑过来给自己补了补。二端实在想说,您那都快成猴屁股了,就别再补了吧? 等到二端跟着奶奶还有二婶到了村子的打谷场,那里已经聚集了差不多全村的男女老少了。大家见了面,第一句话都是过年好。互相拜年,讨个吉利。 看到秧歌队的正式编制人员,二端总算放心了,她觉得奶奶和二婶最多算是票友级别的。梨树屯秧歌队的正式成员可不是随便拿个被单子一围就上场的。 秧歌队的人一多半是踩着高跷的,这可是需要技术的,长长的裤腿把高跷遮住,人都两米多。 另外还有划旱船的,还有戴着大头娃娃的头套的,有在脸上点了个大黑痣扮媒婆的,还有一个扮张果老倒骑驴的呢。 统一的装备是,一人手里一把带大绸子的扇子,一个缝着亮片的大手绢,舞起来十分的飘逸漂亮。 乐队就是两把唢呐,一只锣,一个大鼓,外加一副镲,齐活儿。不过梨树屯有个吹唢呐的牛人,可以同时吹两支唢呐,这肺活量,相当了得。 村长一声令下,锣鼓敲起来,秧歌队就开始扭起来。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秧歌队先是绕圈,然后变换队形,穿插来回。 二端坐在老叔肩膀上,看得特别清楚,奶奶和二婶都抛弃平时的端庄,扭得兴高采烈。 踩高跷的还表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