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 (第2/4页)
启元帝话音刚落,梅子期就又跪了下来,说江南案全仰仗谢大人辛劳,自己不敢居功,而且事前与尚书大人同样有失察之责,望陛下明察。 “不愧是文相的弟子”,启元帝对着百官感叹,“办好了差事也不轻易居功,都是文相教导有方,严师出高徒,梅大人如此克己奉公,堪为官吏表率,既然礼部尚书告了老,那就由梅大人补缺。” “传旨,礼部左侍郎梅子期,查江南科举贿案有功,升为礼部尚书!” 梅子期心中一动,立刻跪下领旨谢了恩:“臣!领旨!” 被启元帝打乱了安排,文谨礼恨得牙痒,但转念一想,启元帝招揽了梅子期,手中还是没几个人,必然会派梅子期干些实事,可就算以后梅子期做出什么名堂,也得顶着师从他文谨礼的名声,何乐而不为?梅子期和启元帝总不会蠢到自毁长城。 自以为稳占上风的文谨礼放下心来,暂将梅子期放到一边,耐心等待时机。 “谢钦差”,启元帝终于看向了谢九渊。 来了,百官心中都嘀咕道,这才是进了正题。 “臣在。” 启元帝又点了吏部尚书的名:“罗尚书,朕恍惚记得,吏部左侍郎一职,似乎空了有一两个月了。” 吏部尚书顿时一身冷汗。 文谨礼一怒刚平,这下是怒不可遏。 吏部左侍郎为什么空缺了一个多月?因为这是文谨礼精心为自家儿子准备的萝卜坑,就等寻个好时机,用荫官的由头把文崇德塞进去。朝堂上还有哪个地方比吏部更适合上下结交? 大楚朝沿用前朝官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乃是朝堂中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