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蕴大爷_第七十八章以粮抵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以粮抵银 (第7/8页)

,还被一群灾民围着,睡觉也睡不安稳,这些大老爷们怎么能受得了?

    至于想着贾蕴不敢做事过火,贾瑱一事已然表明了贾蕴的态度,若是还执迷不悟....下场可想而知。

    忠顺王点了点头,顺手打了个哈欠,笑道:“本以为这差事难办,倒不曾想办的如此顺利,估摸着,过两日咱们便可以回京办差了。”

    贾蕴闻言心中腹诽,这差事还容易办?若不是他担着风险得罪人,这差事能办得了?

    当然,这话贾蕴可不敢说出口,谁叫对方是个王爷。

    顿了顿,贾蕴开口建议道:“王爷,盐商认捐,这事估摸着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如今咱们想的该如何购买粮食,据下官所知,市面上的粮食所存不多了。”

    忠顺王闻言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贾蕴,问道:“你有何看法?”

    贾蕴回道:“王爷,咱们筹措银子中,除却修筑河堤外,有一部分是为了购买粮食赈济灾民,既如此,那这一部分的银子咱们也不需要让他们认捐,以粮抵银便是。”

    一般来说,富户家都会有余粮,而这些盐商,更是从外省调了不少粮食,以粮抵银,确实能省好大功夫,而且,有足够的粮食赈灾,灾区的粮食价格也不会暴涨。

    忠顺王思虑片刻,问道:“如何以粮抵银?”

    贾蕴明白忠顺王的意思,以粮抵银,该以何种价格置换,扬州地处江苏,与河南相邻,而河南水患,扬州的粮食自然比往前高上不少,若依扬州此时的粮价,以粮抵银,倒是亏上不少。

    “自然是按以往的粮价。”贾蕴理所当然地说道。

    因河南水患,各省粮价皆有所动,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