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秦可卿的身份 (第3/4页)
更何况,即便秦可卿是皇室血脉,未得册封,那也不能超制摆设不是…… 其次,则是秦可卿香消玉殒后的葬礼排场。 不可否认,秦可卿的葬礼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委实出人意料之外。 首先是贾府几乎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都参加了葬礼。 其次,秦可卿所用的棺木,乃上好的材料,据说万年不坏,原非帝王将相不可用。 其三,送秦可卿的灵时,诸多与贾府有交的显赫权贵都有所表示。 其四,秦可卿停灵四十九日,送灵时,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足见送灵队伍之浩大。 此事在贾蕴看来,在于历朝历代,王公权贵,都十分看重本族脸面,因此在做事上都讲究排场,尤其遇婚丧大事,更是如此。 贾府的宁国府到了贾珍这一代,奢靡之风尤甚,容不得有半点疏漏之处有损脸面。 至于权贵皆来相送,四王也在其中,贾蕴认为合情合理。 自古以来,朝廷之中的党争从未停止过。 同派的在一方,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不同派的,则难免明争暗斗,务必置对方于死地。 四王八公,同气连枝,贾蓉乃是宁国公府嫡系,现任贾家族长的唯一的子嗣,自然也就是下一任的贾家掌权人。 贾蓉丧妻,丧事时相互问候,实属正常。 而且贾珍和秦可卿之间,关系非常,贾珍的态度,是极力要把秦可卿的丧事办得最体面,万年不坏的棺木,也是贾珍向薛蟠索要的。 大家伙给的不是秦可卿的面子,给的是贾珍的面子。 总得来说,贾蕴认为,秦可卿的葬礼,那是有特殊的政治作用,与其他无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