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 大人开恩啊! (第3/4页)
柴米油盐钱。 或者跟后山的纤夫村拖纤为生。 铜山岛卫城这帮军匠,他们上头还有一个千户,住在枣庄镇里。 平时搬走的千户大人,每年快过春节的时候,就派管家来收刮一次。 不过老管家知道这帮,军匠穷得连一个裤衩都没有,三年都不来了。 大康朝兵部的制度理论上,军匠有月粮三斗,上工时才又日支粳米八合,但他们给那个千户克扣了。 前些年还有一点米发下来,后面这几年,那个千户就对这里不闻不问了。 普通军户们每月有月粮一石,还有自己的田地。 可军匠除了卖一些技术苦活外,便什么都没有。 军匠待遇差,加上各种苦役层出不穷,和军户一样,工匠逃亡也成为普遍的现象。 说起来,军匠们比军户们还惨,被长官当作农奴使用不说,待遇方面,更是连军户都远远不如。 大康永平六年,据兵部统计,大康元年至三年,三年里,各处逃军匠四千二百五十五人。 这还是打了折扣的,据内部人士讲,6年之中,逃匠几万人,大部分都沿着运河出海了,远渡重洋给人当猪萝了。 小山村里有一条一米多宽的道路刚通得过的牛车,茅草屋沿着小山东一处,西一处,错落有致但非常破败。 知道今天来了大官,所有的军匠们的妇女家眷都偷偷躲在门缝里观望,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至于当家的,天气太冷,很多人还衣着单薄,冻得直打哆嗦,却一个一个排着队在家门口,点头哈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