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7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746节 (第7/9页)

就有了治理黄河的必要资金。

    之所以要这么着急,不再等一等,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漕运。

    张信从漕运总督去职了,但漕运的问题除了贪墨以外,却更加严重了。

    因为要建设北方,所以很多物资都需要通过漕运来运输,不能全靠海运,这里的道理很简单.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嘛,元朝灭亡可谓是殷鉴不远,大明也不想一下子就把漕运给废了,以至于又出现一只独眼石人来。

    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作为北直隶赖以生存的经济动脉,纵跨五省绵延上千里,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里面最复杂的就是大运河与黄河的交汇节点。

    而问题就在于,管理河道的,是河道总理;管理漕运的,是漕运总督。

    河道总理衙门设在山东济宁,漕运总督衙门设在江苏淮安,两地相隔上千里,交流沟通极为不便,信使跑一个来回就得十多天,而且互相之间还有利益冲突,这两个衙门之间常常互相踢皮球。

    毫无疑问,这样肯定是没法治理黄河的。

    因为治理黄河的前提条件,就是有一个能够调配所有资源、协调所有衙门的机构。

    而威权极大的隆平侯张信,也正好因为清田事件,被从漕运总督的位置上撸了下来,这就有了成立一个新机构的前提条件。

    为此,姜星火和朱高炽召开会议商议讨论出方案,并给在外的朱棣奏请后,临时成立了河漕总督,并且加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

    而人选,正是在江南治水过程中有着丰富经验的礼部左侍郎宋礼。

    这样宋礼就有权力协调各省,统一调配资源,并且能够弹劾所有不配合治理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