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2 (第2/4页)
党封的枢密使?郭骁才二十几岁, 凭他的身份与才干,还怕无法升官?就算升不了,将来他还会是卫国公,如今背负不忠不孝不义之名,到底图什么? 为了她? 或许有些,但宋嘉宁还是不信,还是不懂郭骁此人。 “你瞧不起蜀地的叛军?”听出她的讽刺,郭骁冷笑,随即将他入蜀后的见闻讲给她听。诚然,郭骁入蜀只是为了策反平民图谋自己的大事,假若他还是京城的世子爷,蜀地百姓过得再苦都与他无关,但郭骁知道她心善,如果她听闻蜀地百姓的水深火热,定会明白他与李顺造反乃顺应民心,明白赵家皇室昏庸无道,理该被反。 宋嘉宁悄悄攥紧了手。 去年她与王爷收留了吴三娘、阿茶母女,早就得知了蜀地的境况,王爷也曾多次上书请皇上撤销在蜀地的博买务,允许百姓贩茶或是减轻百姓赋税,但皇上都没有听取。宋嘉宁读过,明白什么是官逼民反,她同情这些百姓,可,她的丈夫是大周王爷,更有可能与前世一样是下一个帝王,宋嘉宁自然偏向大周。 “你同情蜀地百姓,便该为民上书奏请皇上惩治贪官污吏,而不是推波助澜,让起义军陷入万劫不复。”沉默片刻,宋嘉宁低声反驳道。爱民如子,当如她的王爷,想办法解决百姓忧患,而非眼睁睁看着百姓们揭竿而起。大周正逢建国之初,兵强国盛,连契丹都只是侵犯北疆不敢冒然南下,蜀地这些贫民有何胜算?一旦朝廷腾出手举兵镇压,蜀地又将沦为一片生灵涂炭。 “是谁万劫不复,还不可知。”郭骁淡淡地道,声音平静,却暗藏雄心。 他冥顽不灵,宋嘉宁也不再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