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 (第2/4页)
有理有据,不过短短时间就让不少百姓以他马首是瞻,这岂是一般能说会道就能做到的? 崔同面上不显,但心里却极为高兴,将前来招工的青壮一一登名造册后就迫不及待的找到谢景安,将这意外之喜兴奋的说了。 谢景安听后也颇为高兴,这老者的能力崔同不知道,谢景安还能不知道,这妥妥的舆论人才啊。 看他三言两语就将别人驳斥的无话可说,掌控了全场的节奏,若是放在后世,这老丈最少也是一个资深记者,不过放在这个时代也不算埋没人才,别人可能不了解这老丈的本事,经历了后世信息大爆炸的谢景安可知道如何利用最大化。 谢景安一边感叹着崔同的好运,一边盘算着等这次从世家身上敲一笔,是不是可以把报社办起来了。 第27章 报纸 这时代交通不发达,以至于信息十分闭塞,百姓们又是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只要不是乱世或者遇到大灾年,终其一生也只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转,所知道的任何消息都是靠官府的人一层层下传。 若是遇到心地仁善的父母官还好,若是遇到那等以权谋私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那当真是活的苦不堪言。 别看谢景安北上之前颁布了开田令似乎是得到了很好的施行,其实上到谢景安下到主持此事的魏长史都心知肚明,肯定会有些官员欺上瞒下,借此从中谋利。 若是有一个渠道能将谢景安颁布的政令不打任何折扣的传递下去,这种情形无疑就会减少许多,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他的声望也会越来越高,日积月累之下就在封地形成了一种凝聚力和号召力。 只有他对封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