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548节 (第5/6页)
形同水火了。 只不过得益于法家一家独大,思想理念不同的儒家各分支之间的斗争主要停留在学术争端,面对法家的压力,彼此之间还是勉强能够守望相助的。 舆论甚嚣之下,支持派和反对派各执一词。 其他学派目前是支持派压着反对派打,毕竟其他学派对礼法的敬畏不是很大,儒家这边是反对派大过支持派。 礼法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旧儒学的最高支撑就是礼之一字。 儒家奠基孔夫子多次公开批评礼乐崩坏,认为不用人殉是礼法的崩坏,有先贤以及核心宗旨的加成,外加上鲁地一代的儒生影响力很大,因此针对释奴批评声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所谓的亚圣孟子,以及荀子,在儒家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孟子地位还很低,至于荀子,儒家很多人甚至压根都不认。 孟子崇尚王道,地位崛起,被尊为亚圣,那都是大一统成为天下共识以后的事情了。 只不过现在的舆论都集中在狂士互嘴,不知名小角色乱跳,各家学派的大佬都保持了相当的克制。 小人物乱说话抓了也没意义,大人物乱说话引发舆论扩大是真有可能出问题。 虽然赵泗表示过不会因言而定罪,但是大秦的律法可是有因言获罪的。 不过儒家这边的舆论总体局面,伴随着第一个学术大佬公开下场以后,得到了逆转。 因为开放学室这种正规的晋升途径以后,儒家各派大佬都开始赶往咸阳,想要获得一席之地。 齐国大儒浮丘伯正是其中之一…… 带着申培公、白生、穆生等一众弟子匆匆赶到咸阳的大儒浮丘伯也就休息了那么一晚上。 翌日,就公开表示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