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3 (第2/4页)
平地,看不出原本的模样了。 那时大家都觉得抗战必胜,没有人料到上海也会沦陷。因为军队物资短缺,上海各界都组织了起来,出资出物,纷纷募捐。杜氏出任了抗敌后援会的主席団成员,还兼任筹募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大家都为了战事四处的奔走。孟青也拍了电报到南京来,告知他在上海的战况,让他在南京务必小心,不要随意外出。这种时候傅玉声怎么肯独自一人留在南京。他急匆匆的赶回了上海租界,也热心的参与各种战时委员会的活动。孟青大约是被他气坏了,他上门过一次,孟青拒而不见,派韩九送来手书,还让他即刻动身回南京。 他如何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他无论如何都不肯答应,韩九也很为难,说:“三爷,孟老板是为了你好,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你还是在内地安全些。” 傅玉声说:“难道我就比你们娇贵吗?他能在,我也能在。” 韩九劝不了他,只能嘱咐他小心。 那时已经是深秋,他还不知道日军已从杭州登陆,国军即将撤退。随着战事的深入,难民不断的涌入租界,傅玉声主动向救济会提出把他那两栋空着的房子让出来,给难民居住。 他曾许诺过要和孟青一起搬过去住,没料到这样久也不曾住进去。他把钥匙送给救济会之前,还特意让汽车夫载他过去看了看,那栋房子空空如也,萧瑟伶仃,和当初看中的模样仿佛两处所在,心里不免怅然非常。 十一月时,国军从上海撤退,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傅家人都不愿在上海久留,傅玉华决定随同政府将工厂迁往内地,傅玉声惦记淮南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