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后_分卷阅读19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4 (第2/4页)

:“峰恋萦于,围抱左右。其间沙汀横亘数十里,又有二岛浮出其外,若障空补缺者然。其他海峤之可望者无数,但晴而愈暗,不得瞭然耳。峰顶通望处,逐设烟墩。

    屯田农幕,处处相望。商船战舰之抛泊近岸者,不知其数。”

    三天后,军门袁可立接见了朝鲜国使团。使团“升自东阶再拜”,向袁可立“呈申文”递交国书。

    仍命茶,谢拜而退。(李民宬)

    这次见面后,袁可立的态度缓和了许多,更主要的情况是当时明与后金正用兵,明朝国力受限,客观上也不允许明朝在这件事情上太较真。

    194章 大国的优势

    袁可立从全局和实际出发退而求其次,“请正词质责之,以济师助剿为券,与廷议合。”(黄道周)。

    袁可立上疏道:“亦当令其退避待罪,朝廷徐颁赦罪之诏,令其祗奉国祀,如国初所以待李成桂者,此又不得已之权也。”(卷三十三)。

    一个国家的内政,还要跑到中国来百般解释游说求得承认,在二十一世纪看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从中也可以看出大明天朝的影响力之大。

    但这件事情也远没有这样简单就会被忽悠过去,对一个纲常伦理道德至上的中国,历史一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甚至于经过朝代更替也没有抹平。

    直到五十年后的清朝前期,朝鲜君臣对袁可立“致讨”的主张仍然记恨在心,在清廷开馆延修之际曾派出专使来中国进行“辩冤”,在清朝康熙皇帝面前大告前朝袁可立的御状,并交通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