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多春 (第5/6页)
另一个人的灵魂,从前的事情与我无关”,即使真的是这样吧,自己身为日本人,对于历史毕竟是负有责任的。
二十一世纪虽然讲个体发展,但人仍然是具有群体性的,有群体行动,群体利益,当然也就有群体中的个体责任,在这种群体行动的后果面前,说“自己并没有参与任何事”,似乎是表明了清白无辜,然而事实上是一并抛弃了自身的责任。
朴承基的目光如同流水,从柳生真辉身上掠过,并不是自己习惯于见到的人,朴承基自己当然不是这样的人,他头脑清楚,目标明确,野心勃勃,确立了目的之后,就不屈不挠为之努力,反复制定、调整计划,在他的心中,从没有太多的道德思辨;而且朴承基严守法令,对于律法极其尊重,也以此来衡量别人,这些年来读的书中,与他的性格思想最相近的是中原法家的着作,比如,朴承基特别赞同那一句,“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虽然儒家正在高丽兴起,然而朴承基对儒家并没有什么感觉,在朴承基看来,儒家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自利者,是国家的寄生者、祸患。
朴承基身边的人也不是这样,都是世家公子,对于现实的功利认识得比谁都要清楚,不要说自己这边的柳萱、崔瑨,就连瀚白,那个曾经一时头脑错乱的人,冷静下来之后,很快导回原本的路径,对这些很是明白的,唯一有些相近的居然是洪麟,洪麟追逐的是很虚幻的“生命意义”,忘记了现实的利益,而柳生真辉这样一个仿佛一切都无所谓的人,则对于道德问题有如此深入的思考,虽然在朴承基看来,有些自讨苦吃。
或许人总是多方面的吧,也或许展示给人的,多只是表象,就好像自己并没有想到柳生真辉外表如此风流浪荡,内心深处也有这样深情的痛楚,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