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 (第2/4页)
,凭借着巨大的财力支持,后两者的分店已经在大唐遍地开花,成为虞氏商行的摇钱树和招牌。 而在这些大蛋糕下,还有一些小点心,文渊斋便是这些小产业中的小产业,虽说是书肆,平日主营的也是文房四宝等文具,以及一些传奇。毕竟书籍在这个时代被视为财富,除非意外,没有谁会舍得拿出来卖,当然印刷的难度也是书籍稀少的原因。 关于这一天,后世的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大唐开元十五年,开国县男虞韶九,东都人士,造铅活字,为活版印刷。其法用铅等金属刻字,薄如钱唇,每子为一印,以笔画形近排列,用时则转轮拣字排版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虞氏大仁,以其法奏报朝廷,惠万民。圣甚喜,敕,广推铅活字印刷于世。是以开元年间印书上万卷,天下名士,广著书籍,流传于世,百家争鸣重现,时乃文明之盛世也。” 后世如何评价,虞韶九不知道。他眼前正面临着的大事是:圣旨第二次到了虞宅。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戡乱以武,惟治世以文。四海之内,率土之滨,向往儒道之学者众多,而书籍寡也。洛邑虞氏一族仁心仁德,弃私利而顾万民,乃商贾之典范,大唐之良民,广推活字印刷有功,兹特授虞渊为县男,加封虞韶九为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赐绢五百匹,赏银……敕命,玄宗开元十五年九月十五日。” 虞韶九还记得他第一次收到敕令是在小时候,刚刚睡醒,被阿兄抱在怀里懵懵懂懂地接下了黑牛角轴谢恩。后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