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 第67节 (第3/4页)
央悬有一匾额,写着是“太庙”两字,旁书“衍圣公孔令书”。 两旁各有一副长帘,写道:以天之名,兆百姓苍生福祉;光昭日月,承已后儿孙福德。看这字迹与落款,当是孔圣人后裔孔令亲书无疑了。 进入太庙内,白玉甬路,两处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早已设着西周传下的青绿古铜鼎、祭壶等器物。 古铜鼎上方面悬一九龙金匾,上书“帝王业”三字,草书穷劲有力,乃先帝御笔所提。 屋内,已是万事俱备,香烛辉煌,锦帐绣幕,云烟绕绕,虽列着太祖以来的诸位先祖,但牌位却看不真切。 只见着诸人排班立定:皇帝主祭,河阳王、太后陪祭,丽妃献爵,锦妃献帛,茱萸与孙瑶环各接过一把香捧着,淑妃守着焚池。 青衣乐师奏乐声起,婉转动人,演奏的乃是太祖开国的大业,又有歌颂各代君王的励精图治,福泽万民之幸事。 丽妃恭谨三跪立,献上爵。锦妃燃起帛,茱萸与孙瑶环各插上敬香。皇帝领着诸人献祭酒,礼乐声止,青衣乐师依次躬身退出屋外。 众人围着周昶景至正堂之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挂,茱萸瞧瞧瞥了眼周筠生。他也正往此处看来,两人一时对了眼,此时无声胜有声,两人又不动声色各自转过头去。 上面居中悬挂的是大钺开国太祖遗像,茱萸微微抬头,见这太祖,果真如民间传闻所言,乃是一麻子脸,鼻部奇大无比,两眼突出,无半点真龙之像。再看两边几排先祖皇帝,皆是龙带披肩,面貌庄严。 皇帝与河阳王,亲手将祭祀菜式捧奉与太祖像前八仙桌上。太后则在菜前一一倒满祭酒才算归了位。 周昶景先是拈了香,香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