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 初现端倪,漳州受灾 (第3/4页)
了趟州衙,到附近的街上逛了逛,对比往日,乞丐确实多了。 贺临找了内部人士——某个小乞丐询问原因,对方的回答是秋日收成不好,很多人吃不起饭,只能出来做乞丐。 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往年也不时会发生,不过除此之外,贺临这趟出门,还发现漳洲城内比起夏日更加萧条了,不知是因为倭寇来了福建,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这事不知为何总让贺临难以安心,后来还询问过卢同知,想着他在漳州干了这么些年,应该是比较懂的。 但是卢同知给出的回答很官方,大抵意思就是让她放心,不是什么大事。 贺临也懒得和他废话什么,恰巧碰到魏高奕过来找他,便屏退了卢同知,与魏高奕说了这件事。 魏高奕对此给出了与卢同知不一样的解读。 “去年夏季雨下的多,浙江福建好几处都发了水灾,漳州下辖的安德、福宁两个县也遭了灾,不过那时灾情处理的还算好,没像你之前待的淳岭县,闹得百姓造反,但那两个县大多数百姓都是贷了官府的粮才度过的灾年。” 贺临懂了,接过了他的话头:“百姓家里没有存粮,若是收成不好,这个冬天便会有很多人吃不起饭。” “是。” 贺临似乎是想到什么,眉心狠狠一蹙:“母亲与我说过,开春的时候福建倒春寒,烂了一大批稻种。” 所谓倒春寒,其实就是春季气温明明回暖了,但又突然有寒流来袭,导致温度持续一段时间下跌。 水稻分为早稻,中稻,晚稻。 早稻的播种时间一般都是三月。 若是三月倒春寒,种下去的水稻种子无法承受这种低温,便会烂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