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节 (第3/7页)
叫日本人来教?我课堂上坐的是中国学生,我教的是科学,何‘伪’之有?” 学生们自然是痛恨日本人的占领,但冯祖荀却不愿意学生们真的荒废学业。 如果学生们真的不愿意在所谓的“伪北大”读书,他就帮忙联系了当时没被日本人占领的中国大学(这所大学后来合并到了人大和北师大),安排学生们去那里“借读”,并且许诺将来也会发北大毕业证书。 中国大学当时日子同样一点都不好过,虽然留在北平,但是断了政府的经费,又不愿意接受日本人的钱,各方面校务运营非常艰难。从校长何其巩到教职人员以及在校学生,几乎人人忍饥挨饿。 好在当时迫于国际舆论,尤其是来自英美的压力,日本人终究是一直没敢动这所大学,里面毕竟都是手无寸铁的学生。 作为敌占区的大学“独苗”,虽然明知很艰苦,还是有很多学生要去上学,中国大学反而得到了不少发展。 但是中国大学校址位于城外西郊,很多北大学生上了一段时间后还是不再去了。 因为每次出城、进城都得给在城门站岗的日本人鞠躬,受不了! 何育杰后来则是当了北大的物理学教授、主任,为北大物理学院的建设也是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他主编的物理学教材为中国首批自编大学用物理学教材。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为物理学设立的奖金也是“何育杰教授物理学纪念奖金”。 总之这两位都是蔡元培执掌北大时的得力干将,是北大物理与数学两系“开国元勋”级别的人物。 如果北大评个“建校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两位肯定可以上榜。 所以李谕当然知道他们,于是同二人分别握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