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节 (第5/7页)
室主任,此人是绝对的原子论支持者,他很快便撰文写道:“毫无疑问,此文借由玻尔兹曼方程并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推演的方法值得我们每一位物理学者借鉴。” 此时英国的学术氛围相对轻松包容,不过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就明显偏于保守。 身在奥地利的马赫看完论文,尤其是在看到最后玻尔兹曼的附信时,异常愤怒:“歪理邪说!有本事你给我做个实验让我看到原子!” 他立刻提笔撰文驳斥了文章,并且再次尝试用自己的“唯能论”去解释热力学现象。 玻尔兹曼这次也没闲着,看到马赫的发文后,迅速反击了回去:“历史会证明,我与麦克斯韦先生的研究是正确的,想要解释热现象,必然要用到分子与原子!因此该论文的根基与引申均是正确的!” 没想到李谕的论文竟然在欧洲学术圈又一次点爆了关于原子论是否正确的争论。 几位大佬率先开了炮,后面小弟们纷纷跟上。 奥斯特瓦尔德是马赫的忠实支持者,很快就跟上了火力进行第二轮输出。他其实是个化学家,后来还拿了化学诺奖,主要研究的领域是催化剂方面。 不过他也是最和玻尔兹曼较劲的人,两人堪称学术领域的死对头。他们之间的争论虽然没有后来爱因斯坦和玻尔的学术辩论那般惊艳世界,不过在二十世纪交际的时候也绝对说得上是学术圈的小焦点。 奥斯特瓦尔德以“克服科学的唯物论”为题,在《物理学报》上力挺马赫,反对李谕的论文,声称“能量是唯一真实的实在,物质并不是能量的负载者,而只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李谕后来看到他的文章时其实也是有点说不上的感觉,但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