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第6/7页)

生产过程也极有可能产生剧毒。

    李谕看着眼前的几个瓶子,立刻明白了他们的困难:“你们现在是难以生产赤磷吧。”

    张新吾诚恳道:“是的,不仅如此,我们也无法知道火柴头的配比。”

    “配比不成问题,无非就是硫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配比实验,这个可以进行穷举尝试。”李谕摸着烧瓶说,“只要是源头有了,后面就不怕实验浪费。”

    氯酸钾和硫磺现在天津并不难找,这两样东西是制备火药的重要原料,天津又是北洋陆军的根据地,并不缺这个。

    而且氯酸钾也没什么神秘的,高中化学有个重要实验不就是氯酸钾制备氧气。

    张新吾也知道氯酸钾和硫磺,但他是真不知道同样的元素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态。

    不管是实验室还是工业上,都是先制备出危险的白磷,然后再去制备红磷。

    方法并不复杂,就是加热,当然是隔绝空气进行加热。

    实验室较为简陋,李谕换上一身衣服和张新吾、罗剑秋一起做起实验。

    李谕给他们做了展示,如何加热、如何收取红磷等等。

    只实验了四五次,李谕就很熟练地可以用白磷制备红磷,然后再教给了张新吾和罗剑秋。

    之后就可以将红磷制作成火柴盒侧面的摩擦层。

    虽然看似很简单,但之前却难住了两人许久,而且瑞典人与日本人也压根没有告知方法。

    反正这东西也不是什么专利,怪只能怪大清太落后,高中化学都成了工业发展的瓶颈。

    然后李谕又与他们一起做实验将氯酸钾、硫磺和二氧化锰研制火柴头,其实就是通过实验控制起火温度。

    李谕终究是受过现代教育,懂得从高温向低温,也就是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