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节 (第2/7页)
点点头:“对。瑞典自从掌握了制瓷工艺,并在几十年前发现了长石矿与黏土矿,他们已经报告了七种新元素,倒是能够与我的周期表对得上,因为我已经给他们预留了位置,但我对他们还是感觉犹如一团乱麻。” “毕竟是稀土,我倒是知道他们经常混在一起。”李谕说。 “的确是少,否则欧洲也不会那么晚才弄明白你们中国人如何做出精妙的瓷器。”门捷列夫说。 李谕心中知道,稀土其实一点都不“稀少”,现代工业想大规模发展就不可能仰仗少见的元素。 稀土在地层中分布很多,只不过是十八、十九世纪稀土矿确实非常少而已。 门捷列夫继续说:“它们实在是太像了,难以揣摩,科学院曾经让我预测一下,就像‘类铝’一样预测一下‘类铈’,不过我只能很遗憾地表示无能为力。” 李谕看出了门捷列夫的无奈,“您指的是周期表上这一长串空白吧?” 门捷列夫说:“没错,我一度数次搞错了它们的排序,甚至后来瑞典又告诉我其实之前的几种元素根本就是混合物。” 这在二十世纪初是个化学大难题,在镧系元素面前,光谱分析也不太好使。哪怕科学家探测到了几十种新色带,也不知道到底代表着多少种新元素。 门捷列夫说:“我很好奇,中国人如何掌握这些元素,然后可以在瓷器表面创造出如此多绚丽夺人的色彩。” 李谕脑子中完全就是一个笑哭的表情,他说:“教授,您这个问题实在是让我无法回答,也许是千年的经验。” 明亮的色彩是镧系元素的馈赠,瑞典当年发现的矿藏就是富含了镧系元素。 地壳中的稀土元素原本是均匀分布的,但就像是有人把整个调料架上的佐料倒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