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1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节 (第4/6页)

   李谕说:“550两可以,不过你还要再送我一匹普通的蒙古马,而且鞍具都要全。”

    一匹普通的蒙古马差不多十来两银子,店家想了想说:“好吧,就按你说的!”

    三河马这么贵,当然不是用来拉马车,而是自己骑的,而蒙古马则可以用来拉马车。

    其实自古以来,汉人并没有骑马传统。但如今北京城里旗人很多,他们是有养好马风尚的,不少家族甚至将马匹好坏作为自己府邸的“门面”,竞相攀比。

    说起来,这种攀比心态和后世似乎也什么两样。

    否则十几两银子的马匹就够用,谁又会花钱买动辄几百上千两的名马哪。

    在李谕上辈子,为了面子买车的同样大有人在,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有点畸形的汽车消费观:面子是选车的关键要素。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在某音等媒体中,三四十万的bba也被说成“街车”。

    算了,不说这些,李谕自己不也无形中掉入买名马的冲动中。

    店家眼光很准,说道:“客官买了好马又买普通马,是不是还需要买辆马车?”

    李谕问:“怎么,这个你也有?”

    店家说:“当然有,客官你来我家就对了,整个马市数我家东西全。如果客官是自家用,从高级到常规依次有长辕车、大鞍车、小鞍车。”

    李谕之前打过一次马车,大体知道现在马车也是分等级的。

    罪恶的封建社会啊,什么都要分等级。

    李谕问:“那么说你家都有?”

    店家说:“那当然,就看客官您什么身份,一般卖得好的就是大鞍车和小鞍车,但这种车都是轮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