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5/7页)
象!实在无法理解啊。 载振乘坐的,便是客轮上的豪华头等舱。至于专使团的其他人,则是乘坐普通头等舱。 船票自然是可以报销,要不这么一来一回60英镑就真了老命。 客轮依旧是在斯里兰卡、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地停留,最后停靠在了天津塘沽港。 这次的访问相比之前载沣的出访,肯定是成功的。国外的消息也是早早就通过电报传回了国。 码头赫然列着两队北洋常备军,最前方站着一身新式军装的袁世凯。 出航的时候没有送行,这次返航他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倒是来了。 当年的大清没啥外交能力,载振这次出去也算不上什么外交上的出访,最多算作游历。不过谁都没想到他们连着登上好几次头条,在大半个欧洲都引起轰动。 主要原因当然还是李谕实在是太给力了。 ——谁能想到反而是大清最弱的科学上有了意想不到的名气。额,好像其他也都挺弱…… 仅仅往前数几十年,大清士人还瞧不上科学这种“奇yin巧技”,不过现在时代变了,真是不敢了,全国到处都在研究如何设立新学堂学习西学。 袁世凯对此就很积极,甚至在自己的北洋常备军中都设置了不少学堂。 虽然上阵打仗用不了多少知识,但是啥都不懂那不就是傻帽,指挥起来也不方便。 李谕曾经的同学有学土木工程的,高中毕业后出国参与工程建设,那位同学去的就是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很多人可能知道阿联酋的迪拜,但其实阿联酋的首都是阿布扎比。 当时建造阿布扎比的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