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3节 (第1/7页)
除了华人公立学校,教会学校对于招生倒是一直非常热衷。
与国内不同的是,这些教会学校是真的传教,而国人却一向不热衷教派。即便在美国的教会学校上学,教会学校拉拢华人入教的效果也不大。
总体而已,教会学校还是起到了教育作用,最起码英语教育达标。
除了华人公立学校以及教会学校,唐人街中还有自己的私塾学校。
中国人很重视传统,就算是子女在公立学校以及教会学校中上课,他们课余还是要进入私塾学习国学。
目前纽约的唐人街规模还比不上旧金山,但人数倒也不算少。
五十多年的移民下,在外华人还是喜欢自称“唐人”,聚居地也就被称为“唐人街”。大概是1853年,美国报纸的报道中第一次出现“唐人街”(atown)字样。
而十年前,也就是1883年,华人王清福创办了中文报纸《美华新报》。
当时正值排华法案刚刚通过之时,王清福率先提出了“华裔美国人”的法律概念,以此维护在美华人的权益。
反正他们是不可能指望清廷使馆。
根据美国自己的调查,王清福是最早留美并获得学位的华人,早在清廷官派留学之前。
王清福也堪称“华人版的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不少宣扬种族平等的文章与演讲。
在他去世后,其他报人接过火炬,继续与排华法案长期抗争。
后世的纽约唐人街蛮繁华,就坐落在纽约市政府大楼旁边,而且还能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成为历史保护街区。
不过此时的唐人街只能说是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