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1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节 (第2/7页)

泡,简简单单才适合自己这种快节奏出来的人。

    当然就算是中国的散茶,现在也有不少讲究。不过再怎么讲究,和抹茶茶道比,也省事太多。

    回到住处,李谕摊开纸继续计算黎曼函数的解。

    李谕所通晓的数学基本都是不那么高深,或者和物理学有密切关系的,毕竟他不是纯数学系的学生。

    但好在黎曼的数学和物理学还真有不少联系。

    直白点说,如果没有黎曼的数学工作,相对论压根就没有诞生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正是使用了非欧几何中的黎曼几何,不然他那些奇妙的物理思想根本推演不出。

    不过就便是爱因斯坦本人,也没有完全理解黎曼几何,许多数学问题也是请教了专业的数学家。

    毕竟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家的数学基础真的没法和后世搞物理的比。

    也不是说这时候的物理学家数学真不行,原因嘛,之前其实提到过:如今物理学还是以实验物理学为主,研究理论物理的人不多,更没有形成主流。

    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可以算是把理论物理推到巅峰的关键人物。

    至于实验物理学家嘛,连理论物理都不怎么上心,又怎么会对更抽象的数学特别在意。

    所以即便爱大神和普大神走了理论物理之路,成长环境在那摆着,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是实际用到数学工具了才去专门学习。

    而后世的高等教育早就摸清了物理学需要用到那些数学工具,都是同步学习的,使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李谕最擅长的是量子力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