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2 (第4/4页)
雕刻而成,塔有两人高,分七层,有窗花层檐,层次分明。 塔顶上有一座亭阁,歇山磨角,上覆琉璃瓦,前面有四根明柱、八扇透雕门窗,门额上刻着“禹王锁蛟井”五个字。亭阁正中塑有禹王立像一尊,右手摁住蛟龙脑袋,左手紧握铁链,一副威武气概。 井口旁有一根石柱,石柱上穿着三条铁锁链,一头固定在石柱上,一头垂到井水里。顺着井口往下看,水位不高的时候,可以看到井水中央有一座仰面朝天的石雕蛟龙,像要破水而出。 禹王锁蛟井不止存在于宝应县,江北、巴蜀等多地还有数口锁蛟井。关于锁蛟井的来历,相传上古尧舜时期,寰宇之内、洪水横流,平地水浸、民不聊生,大禹为民解困,率民治水。他采取疏导方法,引水归河,然后倾入大海。遇到有蛟龙水怪兴风作浪的河湖,就擒住这些蛟龙水怪,用粗铁链把他们锁在井底,这种井就叫禹王锁蛟井。 射阳湖畔的这口禹王锁蛟井,当地人还有一种说法,里面锁的不是蛟龙,而是一只形似猿猴、凸额塌鼻、白头青身、力大无比的“水猴子”。 据说曾有些好奇心大的人去拉锁蛟井上的铁链,但是只要一拉扯铁链,井水就会出现翻滚现象,且伴有阵阵腥味涌来,井底还传出一声声像牛叫的声音。 公孙靖站在井旁,打量着井水中央的蛟龙石雕,指着地图上的古井位置对百里英等人说,“井下有通道,可以通往湖底古墓。老夸父女,应是沿着井底通道去了湖底古墓。” 百里英早已知道射阳湖底有古墓,来的路上公孙靖已经把地图上的内容跟她说了。 她问公孙靖,麻仙翁既然十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