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_第101章 督标威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督标威武 (第2/5页)

的路子,担子都落在杨璇身上,也落在了沈良的肩头。

    好在沈良长袖善舞,勉强让宫里满意了,可他却债台高筑,要是不解决,今年就要破产了。为今之计,只有多产丝绸,多赚银子。

    可丝绸不是说多织就能织出来的,必须要足够的生丝,要有足够的生丝,就要扩大桑田的种植。

    沈良本想着从太仓下手,结果让唐毅给搅和了,而且太仓知州陈梦鹤是翰林出身,老师又是炙手可热的徐阁老,人家犯不上替织造局背骂名。

    想来想去,“金太仓”不成,就只有“银嘉定”可以下手,偏偏当初又帮过朱志良。

    借用织造局的场子,就是迫使朱志良点头。

    朱志良也不傻,当他听说沈良的征田计划,顿时把脑袋摇晃的和拨浪鼓一般。

    市价一亩好田甚至二十两银子,还有价无市,用不到三分之一的价格征收,和抢劫有什么区别!别说老百姓不答应,要是传到了御史言官的耳朵里,人家肯定要上奏。

    谈话之间,朱志良说了句除非是遭了灾,老百姓才可能卖田。

    哪知道一语成谶,竟然提醒了沈良。

    原来这些年沈良之所以能在丝绸商人中脱颖而出,获得织造局的赏识,除了他长袖善舞之外,更关键是每每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才深受信任。

    但沈良也不是神仙,不会点石成金,他如何能让各方满意呢,说出来也不复杂,他和倭寇头子陈思盼有秘密联系,陈思盼凶悍狡黠,手下有上万倭寇,几百条船只,雄踞横港,势力强悍。

    陈思盼在海上称王称霸,但他也需要粮食、药品,甚至是军资,而沈良呢,他光是靠着内销丝绸,利润有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