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箱子里的大明 第156节 (第5/7页)
接好了,便将视野又切回了县城。 此时的县城,在梁世贤的指挥下,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了,所有在城外修路的民工全都回到了县城里面,又一次挤在了县城那狭窄的街巷之中。 到处都是人头涌动。 方无上麾下的官兵、梁世贤的家丁、衙役、民团,还有一些自发加入来帮忙守城的乡勇,全都在准备作战用的物资。 李道玄看到这个军民一心守城的画面,就想起了自己在史书里看到的,各路游寇攻打县城的记载。 在明末农民战争的初期,除了王二刚起义时偷袭得手干掉了澄城县令张耀采,后来又北上攻破宜君县城这两例之外,别的农民起义军很少有攻破县城的记录。 基本上都只能糜烂乡村! 一直到崇祯三年,农民起义军有了大量的官兵加入,战斗力大幅度提高,才陆陆续续有了一些攻破县城的记录。 至于攻破州城、府城一类的大城市,那就是很多很多年之后才偶尔发生了。例如西安城,明明位于农民起义爆发得最热烈的陕西,但它直到崇祯十六年才被李自成攻破,在此之前,一直都在明廷的手里。 这其中的原因,坚固的城墙当然是很重要的因素,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不愿意造反的良民,在乡村里活不下去,便以“难民”的形式流入了各大城池,跟着城里的守军一起抵挡农民起义军。 起义军动辄数万,但这些城市里的难民也同样动辄数万,数万打数万,谁怕谁啊? 现在的澄城县城就是如此,上万的难民一起帮助守城,那场面当真是热闹,滚木擂石没用多久就摆满了城墙,不少人还主动帮忙削制箭矢…… 方无上站在城墙上,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也不禁直犯嘀咕:“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