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 (第3/4页)
不散的宴席,更是应了那句老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九十年代末,特别是二十世纪初期元古市煤炭效益好到顶峰时,各家的手头也宽裕了起来,慢慢地都搬了出来,各自修起了三大间的小洋楼。 慢慢地,四合院就冷清了,最后空了。 记得有一次过年,她跟着苏建国去老宅子贴对联,那记忆深处的青砖还是那样大,却角角落落都开始风化。院子里记忆中原本生机勃勃的样子,变得一片灰败。 头顶的四方天空还是一样的大小,但屋檐已经变得破破烂烂,东缺一块,西短一角。木质的窗棂都开始腐烂,有些玻璃已经碎了,有些上面还飘着一两块碎纸片。 院子里热闹的时候,连小燕子也喜欢凑热闹,每个窗户的角落上都是燕子窝,淘气的孩子们总是喜欢板着凳子掏一楼的窗台上的燕子窝,就这样也挡不住燕子们来这里落户。经常夏天院子里凉见衣服,本来光线就不好,老人们还要时不时咒骂两句:“该死的小燕儿,又拉屎到衣服上了!” 到最后连小燕子都嫌弃这里的冷清,没有一只了,只剩下孤零零的燕子窝证明着院子曾经的繁华。 一声叹息之后,对老旧的四合院,苏小灿更多了几分感怀。 想来现在才是1996年,四合院里的人还比较多,虽然没有她小时候那样边边角角的房子都住着人,也有十来口的人,分出来的大都是跟苏建国一样,长大成人了,要求出来自立门户。 虽然不像苏小灿小时候那样,一个四合院边边角角的小房子,都住着人,但十来口人还是有的。 苏小灿捅捅苏小兰,引得她看过来,小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