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_旧时王谢 第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时王谢 第12节 (第9/10页)

下的伤痕,让他可以全身心地信赖相信,不用担心有任何后果。

    关于王敦事件对王允之影响的另一个佐证是王允之和王琅对于丞相王导的讨论。

    王允之除了推崇自己的meimei王琅,留下大量他对于王琅充满个人色彩的看法之外,从不评价其他人。唯一的例外是兄妹二人有一次谈论到丞相王导善于提携族人,向来以倾听meimei说话为主的王允之突然给出一句评价,而且是反问式的评价:“彼其推举之太尉、大将军,而今安在焉?”(他所推举的太尉、大将军两人,如今又在哪里?)

    太尉是西晋末年曾任太尉的王衍,王导看好他一定能成名,劝说身边人共同推重王衍。王衍也的确一路做到了西晋的三公之位,成为王家登顶当轴士族的关键人物,但王衍自己留在洛阳没有渡江,后来被石勒杀害。

    王琅对他这番话的反应是“悚而惊”,可见王允之说话时的语气绝不会平静寻常,甚至可能含有忿恨,以至于和他无话不谈的王琅一时之间都被他吓到。

    理智让他认清王敦冷酷残忍的本性,及时与王敦疏远,但他仍然对王敦的最终遭遇怀有同情之心,直到多年之后依然无法释怀,认为是王导的推举导致王衍、王敦二人走向无法收场的结局。

    如果不是心理上曾经对王敦非常亲近信赖,他不会如此不平。年少时这段所信非人,自己也险遭杀身之祸的经历,无疑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感情创伤。

    第20章 间章

    (三)

    王允之少年时有军政才,而且被人所知,从《晋书》记载来看,王舒在荆州的时候王允之就跟随在他身边,看着父亲统率西府,等到王敦之乱平定,皇帝想让他出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