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时王谢 第3节 (第5/10页)
此类习俗,大抵和拿粽子附会屈原一样,不可深究。 “怎么会。”锦囊一落手,便能感觉到里面盛放露水的圆盒不小,清晨从柏叶上收集这么多非常不易,王琅当即将它系到自己的腰带上,“阿嫂兰心蕙质,琅感谢还来不及,可惜仓促无物可以回赠。” 她目光在亭中转了一圈,走到王允之身边拉了拉他的衣袖:“晚上要到湖熟,我们还是早点动身。”又看向王羲之:“淮水秀丽,阿嫂早起劳顿,返程不如与逸少兄长乘舟而行。” 到底新人情浓,王羲之与郗璿相视一眼,都不想反对。 一行人又寒暄一阵,于渡口正式分别,舟船解开缆绳,驶入破岗渎。 王琅上船安顿好以后,将郗璿送给她的眼明囊从腰带上取下来,对着舷窗边的阳光拿在手里把玩。王允之觉得奇怪,走到她身边坐下:“山山爱不释手,是此物有何特殊之处么?” 王琅手指停住,神色有点微妙:“我方才突然想起来,这位郗家姊姊表字子房,与前汉张良的表字恰好相同。这可是子房送我的锦囊呢,总感觉里面藏着安天下的妙策。” 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是演义里编造的故事,但是东汉时人们已经有了用锦囊盛放机密信件的习惯,如汉末蔡邕便有记述说机密章表要用皂囊盛放。 王允之虽然没听过锦囊妙计,想了一下倒也能明白她的意思,不由一乐:“安知不是导气升仙之法?” 王琅奇道:“为何是导气升仙之法?” “张子房晚年从赤松子学仙,眼明袋亦为赤松子之物,可不是仙家锦囊?” 王琅想了想的确如此,于是也不免莞尔。 因着这个引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